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2

主题

0

听众

37

积分

童生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0:5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邓州真的从南阳独立出去了吗?真相是什么?!
这几天今日南阳有一个帖子叫,邓州人,你不能这样。发表人叫夜雨闻铃,他的说法应该很有群众基础。而且思想的产生应该很有渊源和背景。我跟了很长时间的帖子,也不断的和网友产生争论。

中间出现了南阳邓州关系的讨论,以及邓州的经济地位问题。

其中谈到了抽血以及管理权限的问题,以及有大量南阳新野和镇平的朋友跟贴。中间很多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大家各抒己见,谈的不亦乐乎

对于此类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关于省管县的背景可以回顾一下,使大家明白:
2004年4月,省里下文,对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等5个区位优势明显、有望培育成未来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县,赋予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对新郑、偃师等30个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县,赋予省辖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

其实在这之前,湖北,海南等一些省份的试点改革已经如火如荼

实施强县扩权,扩权县得到的最大实惠是管理权的扩大,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扩权县还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

在网友的文中提到一些东西,摘录一段,原文如下
某位邓州中层领导----那位邓州大哥说:邓州引进的企业都被南阳给截下了,我让他举例他又举不出来。

不知道邓州部分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其他几个县一定愿意跟着邓州搞独立。

对于此网友的帖子由于掺入的太多的主观东西,其文中的大多东西是禁不起推敲的

关于地市和所辖县的经济关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张占斌指出:我国地级市的大多数中心城市起点较低,城市基础较弱,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市并非是由于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经济中心,而是被推上了中心城市的位置。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其经济实力与所管辖的县的差别不大,甚至还比不上所辖县,再加上有的市所辖的县数量较多,因此中心城市不能有效地辐射并带动所辖县,这是地级市中产生“弱市强县”现象的体制根源。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改革和城镇化提速,一些国有企业出现较大的困难,部分市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许多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城市化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等工作上。由于地级市自身实力不够强大,伴随着财政吃紧,不仅无法拉动县域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县争利的现象,而且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而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事实上,最近5年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源动力’在于观念与体制的创新。而“省管县”实施后,环节减少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省管县”是缩少城乡差距的重要一步。在现行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省直管县预示着政府改革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

这其实就提到其间的关系。地级市对所辖县市或多或少的经济强势关系不言而喻。
其实有些东西更明白。如果不实行“省管县”,而是省与市、市与县(市)逐层分成的话,市里肯定会“截留”县里的一部分,以用于市政府所在的中心城区建设,落到县里的“实惠”就会少一些。事实上的政府层级已致使政府“管理链”过长,其结果是中央对地方的两个最主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公共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常常难以正常落实,层层过滤的结果是形成所谓的“漏斗效应”,致使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越是到基层政府,就越是变形走样,财政转移支付也经常不能准确到位。

从国际上来看,层次比较少、管理体制扁平化是一个趋势;从历史纵向看,我国行政层级一直以三级制为主;从现实情况看,管理层阶太多也导致中国出现很多问题,诸如财政开支过大、管理效率低下、中央政令下达不畅、国家的政策资源流失等。因此大的改革方向还是应该朝减少行政层级方向进行。

但因为撤销地市级和增设省数目都将牵涉到很多变革,而在和谐社会成为主流话题的今天,大规模的区划变革容易引发不可知后果,也就是先把财权和人事权拎出来,削弱中间环节,削弱地级市对县级的限制。


老于在贴中让我谈谈南阳的邓州的关系。
我是如下回答的。
其一,南阳和邓州从古至今都是包含关系,你中有我.水乳交融,这是毋庸质疑的.
其二,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邓州的地位在南阳的成绩比较突出.邓州,新野,唐河是出入湖北的要道.焦枝线穿城而过,与湖北河口,丹江一衣带水.邓州是南阳盆地中比较平整的大片沃野.从东汉的张仲景到宋代张巡,从寇准勤于民政和范仲淹的花洲书院,此地形成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其三,由于适合耕作,南阳形成良好的耕种文化,出现人口众多,一派繁荣.而邓州尤为突出.
其四,现代城市的发展,解放思路,南阳作为一个大的农业地区.领导思路已经严重滞后.新兴制造业席卷全国,产业由于升级,成本原因,由沿海向内地迁移,南阳并没有抓住机遇,相比驻马店的中部洽谈会,新乡的小厂遍地开花.南阳只是座而论道,并没有实际的措施.并没有表现出带动一方经济的能力.直接体现就是,南阳在全省的各项指标逐渐下划.比较突出的西峡和淅川和桐柏的发展比较快,这只是由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民智的成分比较少.属于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有进展但是资源并没有好好整合利用.
其五,邓州由于和湖北的接壤,由当年孟楼由于经济日报的评论,触及河南领导和湖北领导思路,开始注意发展的一些表象.到南阳襄樊的发展较量,到邓州有湖北索要的的文件逐渐出现在一些官方文本中.至邓州为河南5个省辖的县市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南阳和邓州心里都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民间逐渐出现口水.
其六,应该看到南阳和邓州现在遇见的问题是惊人的一致.人口众多.工业一般.省里新政出现,必然会出现政治和经济上的角力现象.但是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两地的发展模式还是比较陈腐,上层的瞻前顾后,首鼠两端,造成了一些消极的现象.

文中有新野的朋友也提到了,邓州经济不强,在南阳的县市中不能服众。邓州的领导等靠思想严重,享有资源,却不能大步发展。这应该是实际的问题。一针见血。
正如省管县市是国家的改革大政,是县域经济的改革的支点。
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南阳和邓州的发展需要一个思想大解放的过程,期间也必然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或许曲折而磨难,并非坦途。只有灵活变通,合理整合,因地制宜,只有思想的激荡才能盘活区域经济,才能造福一方百姓。我们期待南阳和邓州等县市的涅磐,一飞惊天。
本文来源:http://bbs.dahe.cn/read-htm-tid-1038587-page-1.htm
向左走          向右走
向左走          向右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0 淘帖0 收藏0 转发到微博

相关帖子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扫描关注智慧大农业微信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 | 争议投诉 | 手机版
强劲动力 Discuz! X5.0 Beta | Copyright © 2008-2098 DNY8.COM ( 京ICP备11039582号-5 )
大南阳社区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回顶部